陕西省智库服务中心 Shaanxi Think Tank Service Center

大荔冬枣小镇的接“二”连“三”

发布时间:2020-11-21来源:陕西智库杂志社编辑部

大荔冬枣小镇的接“二”连“三”

记者  肖力伟   通讯员  武德平

在黄、渭、洛三河汇流的大荔县,有个乡镇,叫安仁镇,东临黄河10公里。在安仁镇有个村子,叫小坡。这几年,因为小坡等村子盛产冬枣,冬枣产业“二”连“三”,多产融合,富了乡亲,安仁镇便有了“冬枣小镇”的美名。

安仁镇,又名白冢镇,在唐德宗时期,因白马将军户锷葬埋于此,遂改名为“白冢村”,后来与步昌乡合并而成。大荔县是中国第一大冬枣生产基地,作为大荔冬枣的主产区安仁镇,是享誉全国的冬枣第一镇。这个镇共种植冬枣8.5万亩,冬枣种植成了全镇、乃至全县的支柱产业,成了枣农的摇钱树、成了老百姓的金蛋蛋”,是全镇乃至全县非常耀眼的一张“名片”。

说起冬枣小镇,这一串串沉甸甸的数字甚是喜人:

——全镇现有22个行政村,其中市级冬枣专业村13个,亿元村2个。

——冬枣专业合作社共139家,其中由国家林业总局命名国家级专业合作社2家(绿源农庄专业合作社、红星冬枣专业合作社),市级专业合作社5家,县级专业合作社132家。

——大荔冬枣品牌价值48.68亿元,位居2019年中国果品区域公用品牌第11位,鲜食枣类全国排名第一。大荔县绿源农庄冬枣专业合作社入围2018年中国果品商业品牌百强榜,商业品牌价值8833.15万元,2016年获得全国首家有机冬枣认证证书,共荣获两项国家级金奖,是闻名全国的产业大镇、冬枣名镇。

——全镇有日光温室大棚8585亩,钢架大棚17575亩,简易棚57640亩,年产量16万吨,冬枣产值达17亿元。

——辖区内有大型冷库6个。大型物流公司5家,全年销量113166吨,占比90%。快递服务站点36个,从业人员320余人,年销售量6273吨,全镇代办大户共38个,冬枣产业撬动了二三产融合发展。

——种植大户共计378个,其中年收入在30-50万元的种植户共356户,50-100万元的种植户共18户,100万元以上的种植户共4户。2019年全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2万元,小坡村群众户均收入4.7万元。

——今年,全镇冬枣销售态势更是喜人,价格持续上扬,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有望突破2.5万元。

硕果累累铸辉煌,光彩四射耀九州。今年5月,大荔县人民政府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在大荔县中国红枣博览园内为大荔冬枣试验示范站正式挂牌,为接“二”连“三”的冬枣产业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

大荔县冬枣产业最为金光灿烂的莫过于安仁镇小坡村。以前,小坡村滩下10000亩耕地排碱不畅,常年积水,颗粒无收,“远看白茫茫,近看水汪汪”,又无灌溉设施,乡亲们靠天吃饭,没有收入,大部分土地被弃耕荒芜。一时形成了“渠烂、坡断、路不平,辛苦一年没收成,花钱全靠打短工,村里有地不能种,外出包地去谋生”的贫困局面。1998年,薛安全被村民推选为党支部书记后,他“带着群众干,干给群众看”, 他个人贷款20万,率先在黄河滩地种冬枣,承包了村上滩下560亩荒地进行改造,并将购买的冬枣苗木免费提供给村民,第一年便取得较好收益。

如今,小坡村大力发展冬枣产业,推进乡村振兴。他们发挥冬枣产业的优势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成效卓著。由支部书记薛安全牵头,成立了“大荔县绿源农庄冬枣专业合作社”,按照“支部搭台、党员带头、产业发展、冬枣富民”的思路,克难攻坚,追赶超越。这个村有13个村民小组,968户4200人。由村党支部引领,绿源农庄专业合作社参与,采取“党支部+合作社+园区+贫困户”模式开展产业扶贫。建起了大荔县万亩有机冬枣扶贫科技示范园,种植面积1.6万亩,产值3.75亿元。园区通过改革,把小坡、步昌、鲁坡三个村贫困户全部纳入到合作社经济组织中来,贫困户通过土地权属入股,参股建园,合作社给贫困户统一提供农资、统一技术培训、统一生产指导、统一采购销售,实现了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合作社下属成立的“村状元”电子商务有限公司,为贫困户提供23个就业岗位,其中网络销售人员6名,每人每月800元底薪+销售提成工资,包装运输人员有15名。200余户的冬枣种植园成了电商产品基地,提高种植技术,生产优质合格的产品,由合作社统一收购,在网上销售,依托电商新模式,让贫困户直接进入市场销售领域,达到创业增收。整个园区每年通过电商模式销售冬枣达1800余吨,销售额达到8000余万元。三产融合发展,同时也壮大集体经济。村上以物流,包装、电商、公益性岗位等短期产业为增收平台,设施上档次,规模要效益,扶持再发力,融合促转型,吸纳更多的贫困户入驻园区,致富奔小康,拓展了乡村振兴的路子。

目前,小坡村在全村形成了“干部团结干事、党员积极带头、群众人心思富”的良好风气。村党支部按照县委县政府提出的“旅游旺县”思路,投资1260万元建成规划建设了“冬枣小镇”西北首家有轨观光旅游小火车项目,后续完善儿童乐园、水上乐园、网红桥、成人拓展训练、休闲垂钓等特色旅游项目,每年都举办全国性的冬枣推介会和“开园节”“采摘节”等田园体验活动,实施农家乐旅游项目,发展休闲观光农业,一并实现了AAA级旅游景区,从单纯发展产业向休闲观光农业转型,提高冬枣产业的附加值,推动了产业融合发展。同时按照村企合作经营模式,规范经营,不断壮大村集体经济收益。目前园区已成为集冬枣生产、经营交易、旅游观光为一体的有机高效生态园区。实现一产接二产连三产,力促三产融合,让产业效应覆盖全村,惠及每一户群众。